新御书屋 > 其他小说 > 川子溪文集 > 判词金陵十二钗的控诉书

判词金陵十二钗的控诉书

    曹雪芹先生穷毕生智慧“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用自己的心血铸就红楼梦,因其构筑的复杂与内涵的深奥,而当之无愧堪称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但是,无庸讳言的是,由于作者为避“文字狱”的残害,被迫采取“假作真时真亦假”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一捧辛酸泪”巧妙地倾洒在“满纸荒唐言”中,浅显易懂处正话反说,诗词文赋又皆引经据典,从而形成了艰深晦涩的文字风格,这对于古文功底欠佳的人来说,研读起来实在有些难度,甚至望而生畏而敬而远之。
    作为一个腐朽制度走向没落及至倾覆的王朝的“判决书”红楼梦还是一部反映社会诸般的百科全书。作者将大观园中一群充满生机、饱含才华的青年男女的命运走势与代表封建王朝的四大家族的衰败过程紧密地绑缚在一起,所以讴歌女性至美、抨击男尊女卑必是全书所要完成的主要使命,由此,要读懂红楼梦,就必须首先读懂“金陵十二钗”的人生判词,因为它们是故事起承转合的总“开关”
    判词一: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短短几句话,不仅出之有据,还采用倒装,谐音等手法,点破了薛宝钗、林黛玉的命运大势。停机德,语自“乐羊子妻”的故事,暗含薛宝钗具有规劝丈夫,致力求学博取功名之贤惠与美德;咏絮才则是嫁接自东晋才女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寓指黛玉才貌双馨。从全书看来,作者对待钗黛的态度是鲜明的:前者虽识时务而俊杰,却列鞭挞之属,她不动声色,因势利导坐稳了“宝二奶奶”的宝座,但也只能徒劳地埋没于雪中;后者叛逆,追求真爱,孤芳自赏,必不为世俗所容,最终挂于林间,结局当更悲惨。
    判词二: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怎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从判词之上的话外音“弓”与“橼”以及词中“初春”可知,这是写元春的。(弓,宫也;橼,元也)作为最高统治集团的成员之一,元春的身世沉浮更能反映出她所在的朝代的兴衰趋势。入宫为妃二十余年,对于统治阶级的荒淫无道,贪婪残忍,相互倾轧的内幕,她应该比谁都清楚:那美轮美奂的石榴花开,映照出了皇宫的巍峨辉煌,但是花开几何,不过昙花一现;迎春,探春,惜春的光景自然难比贵妃,可是贵为妃子,也在虎年兔年交替之时,一去不返了。通过元春的生死沉浮,暗示了所在的阶级的覆灭已为期不远。
    判词三: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纵使志向高远有冲破藩篱的勇气,纵使神智清明有逃离黑暗的愿望,纵使有不与污浊同流的品质,甚至有变法革新、扶危于既倒的才干,然而生不逢时,因远嫁海疆,致使孤女的命运只能如大海孤舟,好比断线的风筝不知所终。
    判词四: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从末句知,这是对史湘云的判断。想当年“阿旁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何等霸气,何其风光!可是,天不假日,展眼之间,史家竟衰败如斯。于是,人们不得不发出这样的喟叹:出身富贵荣华又能怎样?尚且是个婴孩,至爱双亲就撒手人寰;好容易寄人篱下长大成人,还嫁得如意夫婿,苦尽甘来可谓美满了吧,不想丈夫也如落日夕辉,好景不长。一个多灾多难的寡妇,虽有巾帼不让须眉之气量,但在男尊女卑的末世,其命运也如同逝水转瞬,天际流云,何其惨淡!
    判词五:欲洁何从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又一块冰清纯洁的美玉,又一个孤芳自赏的佳人!既然俗世难立,何不遁入空门寻求一隅聊以自慰的“净土”但是在那荒淫浸染,肮脏无道的世界里,哪里又有所谓的净土?所以,妙玉之洁,难比莲之出污而不染。妙玉谐音庙宇,但她其实依然存一颗凡心,只是,在续作里她被描画有荡妇巫女之嫌,从而招引了强梁,这好像与曹先生的初衷有所不符。
    判词六: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子,系,合而为孙(孫)。首句典出明代小说中山狼传,东郭先生与狼是也。这个中山狼即迎春的丈夫孙绍祖,他曾受贾府恩惠,后来发迹,沉迷于性事,荒淫无度,如狼似虎。且恩将仇报,仅仅一年就将懦弱的迎春摧残致死。
    判词七:勘破三春景不长,淄衣顿该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又一个因无奈而遁入空门的丽质佳人!惜春亲眼目睹了姐姐们悲惨的遭遇,心神枯槁,绝望之情溢于言表,自己除了穿上黑衣素服,青灯照壁作无谓的逃避,又能怎样?
    判词八: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凡鸟者,凤(鳳)姐也,作为作者塑造最成功,形象最丰满的人物之一,读者对凤姐的感情是复杂的“恨凤姐,骂凤姐,凤姐不来想凤姐”为了达到专权弄性的目的,其一,她对王夫人,贾母迎合奉承,唯命是从,其二,她对下人又专横跋扈,心狠手辣,可谓欺上瞒下,贪婪成性。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暴君似的女强人,生于末世,命运又如何?她的变态心理在男权当道的社会,自然是小巫见大巫,试想,其夫贾链怎能一味迁就,受其制约,而丧失了恣意妄为,荒淫成性的自由?所以最终落得被人休(三人木)弃,只好哭回金陵娘家的可耻结局。在续作里,凤姐病死,与原作意图不符。
    判词九: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巧得遇恩人,巧姐碰巧遇到了自己的恩人也。权势颓废富贵沦落也就是了,缘何叔父亲舅也成了“狼舅奸兄”竟卖侄作奴?!天理何在,人伦何在啊,这就是残无人道的证据,但还有一个事实,历来只有不仁的权贵,没有不义的百姓,在“只有门前的石狮子是干净的”万恶社会里,身为村妪的刘姥姥知恩图报,将巧姐从豺狼口中转移出去,使人间少了一桩孽债。
    判词十: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李,完,李纨李宫裁也。李纨早年丧夫,为了恪守妇道,事以贞节计,虽然热情似火,在外人前也只能冷若冰霜,心有不甘却又不敢越雷池一步,惟有将自己困圉封存于封建的牌坊之下;培养出一个让人羡慕的孩子贾兰,本该受人羡慕,可是自己一生行尸走肉,就算儿子“兰桂齐芳”也徒给世人留下迂腐伪善的笑谈!
    判词十一: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始在宁。
    从红楼梦曲和小说的蛛丝马迹看出,这是秦可卿。笔者以为,情乃秦的谐音。虚幻的爱情哪怕深如海高过天,但是一旦滥情的人相逢,必然淫荡放纵。大家都说不肖之徒都出自荣国府,其实他们哪里知道,真正的祸根还在宁国府啊。作者对秦可卿投入的笔墨不多,可是所谓真人不露面,她背后的隐情对小说主旨的折射是功不可没的:她托梦凤姐,暗示了贾府末世;她被公公贾珍诱逼奸污,却反被扣上滥情的帽子,是作者的自相矛盾吗?不,正是这种看似的矛盾最大限度地诅咒了那荒唐而令人发指的世道!
    这十一道判词,既是“金陵十二钗”的人生提纲,也是她们对那个时代的血泪控诉,更是研读红楼梦的第一把密匙。作者洞明世事苍凉,参透人生况味,且用他那句句刀锋、力透纸背的文学功底,自判词展开,为世人铺陈谱就了一部无与伦比的旷世佳作。读懂判词,对于深入把握名著的要义主旨具有拨云见日之力、见微知著之功,它们如源头活水,承前启后,又似窥豹之管,现喻于中。书中那一群女子才华横溢,钟灵毓秀,性情各异,天生丽质,可是“生于末世运偏消”;虽然作者嘲讽了宝钗的贤惠德品,讽刺了李纨的麻木愚忠,批判了凤姐的残酷势利,但它们毕竟无一例外灵肉俱佳,又“以喜相出场,以悲剧告终”所以相信每一个善良的人,在看清了这“满纸荒唐言”之后,不仅会同作者一道流下“一捧辛酸泪”更会为其鸣不平而诅咒那万恶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