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书屋 > 都市小说 > 砺刃 > 第六十二章战争理由
    照黄龙飞的吩咐,凌天翔暂时搁置了军团的其他发展点放在了阿根廷。黄龙飞分析,马岛将是一个火药桶,现在阿根廷手里就拿着可以引爆这个火药桶的打火机,不管是共和国,还是黄龙飞这些商人,或者是凌天翔的军团,都在阿根廷身上下了巨额赌注,赌赢了,前景将一片光明,而赌输了的话,结局将极为惨淡。也正是如此,凌天翔才决定在这几年里,重点加强在阿根廷那边的投入。
    建立了特种兵训练营地之后,凌天翔亲自去了阿根廷一趟。当时,连豫泯提交了一份阿根廷军队3后战斗力的评估报告。这份报告是由国内的几位著名军事与外交学家,结合一些西方评估机构的报告写出来的。另外,连豫泯还准备了另外一份报告,即英国海军在未来的发展动向,以及其战斗力的变化情况。凌天翔是带着这两份报告去阿根廷的,而他首先见到的就是阿根廷的三军总参谋长。
    与这位阿根廷陆军上将的会谈后,凌天翔的目的只达到了一半,即阿根廷方面表示高度关注他提供的两份报告,却没有立即与凌天翔签署邀请“砺刃”军团入驻阿根廷,也没有立即同意军团在阿根廷开设分支机构,为军团提供营地。
    无奈之下,凌天翔只能让连豫泯在阿根廷这边进行实地考察,先行确定设置营地的地点,并且以正规商业手段在阿根廷注册成立了一家私人防务公司。随即。凌天翔就返回共和国,从情报部门那里拿到了更准确,也是更重要地情报,即英国正在与法国、德国洽谈组建欧洲联合海军。
    对阿根廷来说,这绝对是一份极为重要的情报。当凌天翔带着这份原本应该由情报部门直接转交的情报到达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时候,立即受到了阿根廷军方的热情接待,甚至连阿根廷的情报部门长官也赶来“凑热闹”了。
    实际上,英国选择与法德谈判。就是考虑到在未来可能爆发的马岛战争中。借助法德两国的力量。特别是法国地力量。
    德国在欧洲联合海军地问题上没有太大地发言权。一是德国海军相对弱小,而且没有航母,属于近海防御型海军,最多只能够配合盟国的远洋舰队作战,其独立远洋作战能力相对较弱。相反,法国一直是欧洲数一数二的海上强国,曾经还超过了英国。成为了欧洲最大的海上强国。现在,法国也是除了英国之外,唯一拥有可以搭载常规作战飞机航母的国家。虽然“戴高乐”号的排水量比“伊丽莎白女王”号少了2多吨,但是却可以搭载至少3e-2f型预警机,并且可以搭40多架“阵风”型战斗机,其制海与制空能力甚至比“伊丽莎白女王”号还要强一点。
    英国此时与法国接触,正是在做第二手准备。虽然很多情报都显示,阿根廷海空军在5之内无法挑战英国皇家海军。但是万事总有意外。另外。就算“维多利亚女王”号顺利完工,也没有办法立即获得ev-22转翼预警机,其制海与制空。特别是舰队防空能力大受影响。同时,f-35b本身就不是为舰队防空设计的,在美国海军中,负担舰队防空任务地是f/18e型战斗机,而不是f-35b。这种战斗机的主要任务是对地与对海攻击。两艘航母最多也就只能携带120f-35b,机支持的情况下,英国海军仍然没有太大的信心与阿根廷那300架有预警机支持的f-10||
    如果算上法国海军的话,那就截然不同了。法国海军使用的“阵风”m是从空军型号直接发展而来的,虽然在加强了机体结构,并且增。了一些必要地设备之后,m型要比空军型重一些,机动能力有所下降,是“阵风”战斗机在设计地时候就充分的考虑到了制空要求,其空战能力明显要比f-35b强得多,特别是在按照第三批次标准进行改进之后,其空战能力比f-10||+|载预警机,而这正是英国海军最欠缺的。
    当然,英国的目的是要借助法国海军的力量,而不是真正想要加入欧洲联合舰队。相反,法国想要确定自己在欧洲联合舰队,甚至是欧洲联合部队中的核心地位,就要把英国排除在核心圈之外,但为了加强欧洲军事一体化进程,还得把英国拉回来。归根结底,英国与法国此时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因此英国要想借助法国人的帮助,就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对于高傲的“约翰牛”来说,向“高卢公鸡”低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也就在这一消息公布之后,英国首相就面临着信任危机。二战后,英国就一直坚持亲美路线,同时英国也是美国用来牵制欧洲的重要砝码。英法之间的矛盾一直就很深,要想在一时之间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同样的,要向法国人低头,英国的选民也不会接受,英国的议员更不会接受。
    不管怎么说,这一消息给阿根廷的震撼相当大。阿根廷的扩军目标是要对付英国海军,而不是欧洲海军。如果英法德谈判有了结果,并且组建了联合海军的话,那么法国很有可能在战争中派遣舰队支援英国海军。同样的,欧洲的其他海军强国,比如西班牙、意大利、德国都有可能出动舰队。到时候,阿根廷海军就要面对英法的两艘中型航母,西班牙的一艘小型航母,与意大利的两艘小型航母了。阿根廷军队信心再大,也没有能力战胜英法联合舰队。更不可能战胜欧洲联合舰队。
    新的威胁促使阿根廷方面做出了更为大胆,或者说更为极端地决定,即拿出80亿欧元,采购更多的军火。而这80亿欧元早就在阿根廷军购预算之中了,当初阿根廷政府
    5内拿出160亿欧元,结果因为。=根廷只出了80亿欧元,另外80亿欧元还。:。
    一年之内。阿根廷就与共和国、俄罗斯分别签署了一份军购协议。其中。花40欧元向共和国增购150f-10||:。采购了足够多的弹药,以及所需要的配套设施,所以这次采购战斗机的单价要低得多。另外花20欧元向俄罗斯订购了5营的远程防空导弹,以及5营地远程岸基反舰导弹。最后20则用来向俄罗斯订购了4艘安装有aip系统地“阿穆尔”级常规潜艇,并且规定这4艘潜艇5年之内交付,同时俄罗斯将负责同期为阿根廷培4潜艇地官兵。
    在继续扩大军购的同时,阿根廷政府也与“砺刃”军团签署了秘密协议。准确的说,是两份合同,一份正式合同,一份意向合同。
    正式合同的内容包括阿根廷向军团提供在本国的活动权限,并且向军团出售建立军事基地所需要的土地,提供建立基地所需资金另外,阿根廷还将与军团进行情报交换,也就是情报共享。为军团提供一切便利。
    意向合同地意义更为重要。即战争爆发后“砺刃”军团将协助阿根廷军队作战,其中包括参加正规军事行动。执行特别作战任务,为阿根廷军队提供军事指导,以及为阿根廷军队提供协助等等。说白了,就是让“砺刃”军团派兵参战,为此,阿根廷将参照“砺刃”军团当年与伊朗方面签署的合同,在作战期间向军团支付高额的雇佣费,并且向军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支持。
    这也正是凌天翔想要拿到的合同。按照他的估计,这场战争会为军团带来数十亿的收入。当然,用凌天翔的话来说,收入是次要地,重要地是,只要在阿根廷站稳了足根,那么军团就获得了南美洲这个广大的市场,加上之前在委内瑞拉打下的基础,军团今后地业务将更为广泛。站在大的角度来看,只要阿根廷打赢了马岛战争,这将对由美国主导的美洲旧秩序构成致命的打击,从而使美国进一步收缩战略空间,为共和国的发展获得更好的机会。到时候,阿根廷倒向共和国,委内瑞拉投入俄罗斯的怀抱,美国连自家的后院都照看不好,还怎么去与其他强国争夺世界霸权呢?
    合同签署之后,凌天翔立即就给连豫泯下达了命令,尽快把选定的营地地皮买下来。当然,阿根廷本来就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土地并不值钱,偏远地区的土地更不值钱。随后,他就让袁德良带着第一个中队的队员赶了过来。在回到国内之后,凌天翔亲自与之前负责亚西贝岛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签署了一笔价值10亿欧元,为期3的建设合同,要求该公司在阿根廷为军团建立一个新的基地。
    新基地的建设标准要比亚西贝岛上的总部低得多,大部分设施都在地面,地下设施减少了很多,只有弹药库、燃料库、情报中心设置在地下,另外在营地里设置了十多个地下防空掩体。凌天翔心里也有数,只要军团参加了马岛战争,那么他们的基地就难免不会遭到英国人的打击。
    新基地的建设工作还没有开始,凌天翔就开始忙碌另外一件事情,即通过甘宁军那条线,从伊朗采购了好几套防空系统。这些防空系统大部分都是当初俄罗斯卖给伊朗的,而战争结束之后,伊朗也不需要这么多的防空武器了,见到有买家,也乐于出手,换回国家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另外,军团派到伊朗去的那批接受培训的队员也都掌握了防空系统的操作与使用方法。
    买下了6套“道尔”m1与3套sc防空系统之后,凌天翔再次返回了阿根廷。在基地的建设方面,凌天翔重点考虑了防空系统的部署问题,并且为此新增了十几个大型地下防空掩体,结果导致施工费用上涨到了12亿欧元。当然,在凌天翔看来,这些钱是绝对应该花的。
    因为有阿根廷政府的默许与暗中支持,凌天翔也准时向施工单位支付了款项,所以施工进度比预料的还要快一些。当然,凌天翔并没有亲自负责基地的施工建设,而是把这一揽子的事情都交给了袁德良去处理,同时让连豫泯负责经费方面的工作。
    可以说,此时不但阿根廷在积极备战“砺刃”军团也在积极备战。一年之内,军团就已经抽调了500队员进驻阿根廷。随后,凌天翔对军团的部署情况做了调整。伊朗那边只留下了50人的教官队伍,甘宁军率领一个大队的队员赶往阿根廷,从袁德良手里接过了作战部队的指挥权限。随着伊拉克的局势逐渐稳定,新政府军的组建工作顺利完成,萨拉赫丁在大选中获胜,而共和国的投资也逐步到位,已经不再需要更多的雇佣军在伊拉克了。凌天翔也将顾卫民抽调了出来,只让阿马拉率领一个大队的队员在伊拉克负责共和国籍人员的安全保卫工作。
    也就是说,凌天翔几乎将军团80%的兵力都陆续派往了阿根廷。同时,军团又陆续招募了近1500名新兵,后,也被陆续派往阿根廷。凌天翔还组建了两支大队。这样一来,在战争爆发前,凌天翔已经在阿根廷投入4大队的正规作战力量,并且留下了1个大队的兵力,由袁德良直接指挥。军团部署在阿根廷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2500人,超过了一个满编|:
    除了军事准备之外,凌天翔还得关注另外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相对而言,这件事情才是真正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