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里有基本的装修,还有上一位租户留下的吊扇,锅炉,和三张四人桌。
    卷帘门一拉开,扬尘破门而出,呛得人嗓子疼,里面一片萧条,灰尘油污遍地。
    嗜好是做卫生的苏星落像是到了天堂,就差拍手鼓掌了,迫不及待打扫起来。
    店铺业主是旁边老楼六十多岁朱大爷,和老伴两个人住,在这儿生活几十年了。
    下午出门买酱油晃悠到附近,看到才租出去的店子已经开了门,走进一看,瞳孔顿时放大了一圈,“姑娘,这么短的时间,就重新装修过啦?”
    苏星落刚打扫完,正悠闲地坐在桌前喝汽水,看到房东,笑着招呼他进来,“就是打扫了一下,您进来坐会儿?”
    大爷差点不好意思落脚,进店后四处张望了一番,总觉得不对劲,“这吊扇总归是新的吧?以前是灰色的。”
    “那是落灰了。”
    “这炉子锃光瓦亮还反光,以前是黄色的。”
    “那是油渍结痂了。”
    “嚯,以前那户是磕碜,从来不好好归置,走的时候也没给我打扫干净,”大爷越看越开心,“这些个桌子,以前总是油滋滋的,别人都宁愿站着吃。还有电线,以前拧成一团麻,油乎乎连着灰粘在一起,现在整得一捋一捋干干净净的,看着安全多了。还有这地,以前都打滑。”
    苏星落递给他一瓶汽水,“朱爷爷,我们开早餐店卖水煎包,开业了常来啊,给您多送。”
    这姑娘长得好,嘴还甜,朱大爷心里甜丝丝的,“嘿,谢谢谢谢!我肯定来吃早饭的!”
    第81章 水煎包
    早餐店定在六点开门, 但是四点天不亮,母女两就得起床忙活了。
    曹月华摆了两年流动摊,对做水煎包得心应手。
    这里头也是有讲究的, 肉要选夹缝肉, 半肥半瘦, 嫩气。
    花椒和生姜榨成汁分次倒到陷里, 让每一粒肉沫吃足水, 口感嫩,也去腥。
    最后用五香料油封住,肉馅就油油润润,水灵灵的。
    葱花要最后加, 连同笋沫和香菇碎一起。
    这些食材拌得早了会出水,影响口感。
    面浆水是底部薄脆的来源,要达到酥脆金黄的效果,比例很重要。
    太稠,薄脆太厚, 不漂亮。
    太稀了,薄脆不成型。
    一勺面粉八勺水最为合适。
    包时肉馅要给饱,一口咬下去才实在。
    面浆水不能没过包子, 也不能太少, 在包身1/3到2/3处,这样才能在盖上盖后形成蒸汽,在薄脆恰好成型时, 将包子蒸熟。
    等蒸好的水煎包出炉了,每一个都白白胖胖, 暄软香甜。
    苏星落在一旁准备豆浆,泡好的黄豆自己磨。
    锅炉里熬着汤, 里面有筒子骨和一只鸡,她用一部分馅料做成骨汤馄饨,又多了一个品种。
    六点整,天微微亮,街道两旁的几家早餐店陆续开张营业。
    有卖牛肉面的,有卖油条面窝的,有卖包子,煎饼的……
    整条街道在腾腾的烟火气中被唤醒,有人步履匆匆,带上一个煎饼就走,有人蹲在路边大口嗦着粉面,也有人端着一口大瓷缸,东买一点西买一点,给全家带饭。
    曹月华的电煎锅支在店门口,旁边一条柜台隔出来一个档口,里面是豆浆和烧着汤的锅炉,旁边整整齐齐码着一大盘等待下锅的馄饨,这一部分由苏星落负责。
    柜台的一边放着蘸料——酱油,醋,辣子,由顾客自取。
    另一边收款二维码和收银机一应俱全。
    刚出炉带着热气的包子不一会儿就吸引到顾客。
    “嚯,新店啊,多少钱一个?”
    “水煎包一块五一个,骨汤馄饨五块一碗,豆浆一块。”苏星落指了指墙上的菜单。
    最先吸引到人的是门口的水煎包,个头很大,小孩吃两三个,大人吃四五个,再来一杯豆浆管饱。
    不少人这样点法,也有吃了一个好吃,回头再带一袋给家人的。
    第一锅很快卖完了,还有两三个大叔大妈不肯走,留在原地等待第二锅。
    一锅也就六七分钟的时间,等待出锅的间隙,曹月华一边包下一锅包子,一边跟人唠起嗑,原来他们都是附近的街坊邻居,几个年纪相仿的人聊着聊着,一下就熟络起来。
    六点四十分,巷子里一个风尘仆仆的少年走出来,十八九的样子,看着像个营养不良的高中生,却没有背书包。
    脸和四肢都被晒得黢黑,两颊被晒得有点脱皮,一条宽大的牛仔裤不知穿了几年,到处是磨破的痕迹。
    路过早餐店时,一个大爷正拿了袋包子边走边吃,浓香的汁水从齿缝里溅出来,烫地他“嘶——”了一声,又赶紧嗦一口,怕汤水溜走。
    少年胃里一阵咕嘟,看了看煎炉上的包子,挪不开脚步。
    “吃早饭了吗?水煎包一块五一个。”曹月华看出他想吃。
    少年抿了抿嘴,“要两个。”
    曹月华给他装好,少年拿出手机付钱的时候,却怎么也扫不出来。
    后面一个大叔等不及先扫了,嘴里嗔怪,“吃白食的吧怕不是。”